接下来。
万兴邦讲述南水北调工程实施方案。
“我把南水北调工程分为中线、东线以及西线。”
“北方的旱情刻不容缓,南方的洪涝灾害也很严重,所以我认为三线工程应该同步进行。”
“中线工程作为主干道,把黄江中下游地区作为源头,串联中部地区的运河,以及天然河流,尽快送达北方。”“中线工程还可以分为两个阶段。”
“第一个阶段是在鄂东修建基础水利工程,掌控源头水源,将黄江河的水经汉江引入南水北调工程。”
“第二个阶段是从湖南引水,水源地同样是黄江河,走湘江路线,把水送到北方。”
“让中线引过来的水源,沿途覆盖到京津冀地区,以及猛古的部分区域。”
三条线。
万兴邦说清楚了第一条中线,也是最重要的一条线。
“再说东线,源头是泗洪,将黄河水引入淮河,再经过人工引水渠,向齐鲁大地、北直隶输送,途经大西安岭,满足满洲的用水需求。”
万兴邦说东线的时候,说得比较简单。
东线的情况比较简单,引水难度不大,用不着说太多。
“再说西线,西线的目标是满足整个大西北的用水需求。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“息县的水源来自雅砻江和岷江,工程主要包括两个分支,一个是主渠,一个是干渠。”
“主渠道引水,经过甘肃、西夏等地,向淮河和长江地区输送水源,满足当地的基本用水需求。”
“干渠另外一条路线,经过旧疆和甘肃,向塔里木盆地输送水资源。”
“这就是三线工程。(了吗赵)”
万兴邦陈述完毕。
停顿了一会儿。
让大家消化他刚才说的内容。
“我刚才说得很笼统,只是框架概述。”
“具体实施的时候,要考虑到地质因素、人文因素、天气因素等等诸多因素。”
“这就需要各项目的负责人因地制宜,必要的时候,可以改变我的计划,但只能小幅度改变。”
“总体规划不允许改变,任何人都不能阻止。”
万兴邦表达他的决心。
他设计的南水北调工程,是在原来的南水北调工程基础上,进行优化,避免了原来工程的缺陷。贸然改动他。
很可能会把一个优秀的计划,变成一个糟糕的工程,他绝对不允许!
万兴邦说话的时候,有专门的记录员,把他的话都记录下来,甚至还有摄影师记录这一幕!
在内阁会议上,万兴邦作为候补成员,表讲话,从实际意义上而言,他已经是正式成员。只是还带着候补个字!
但他的影响力和真正的内阁成员没有区别。甚至。
比很多正式内阁成员的影响力更大。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