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书阁

第2章 雅会(第2页)

不过,公子并非活在世外,这些言语,自然也有耳闻。

人总有比较之心,公子对谢浚一向好奇。我知道他书房里收着几幅字,都是谢浚亲手所书。

既然是公子所愿,我自然也不好提回府之事。没多久,青玄走回来,禀报说谢浚的车马已经到了。

公子闻言,眼睛微亮,即从榻上起身,让我替他整理了衣冠,不紧不慢地走出门去。

鹤园中,弦歌缭绕,白鹤起舞,果然热闹。

公子刚入内,身边就围上了一大群人。我跟在公子身后,亦步亦趋,青玄领着几个仆从,熟稔地护在左右。正待往里面走,忽而闻得后方又是一阵骚动之声。望去,只见高蟠和众多宾客簇拥着二人走来。一人锦衣玉冠,我认得,那是四皇子城阳王;而另一人,身着长衣,步履款款。虽看不清面容,举手投足只见却自有一股非凡之气。

城阳王的母亲沈贵妃,是皇帝和大长公主的生母沈太后的侄女,在宫中颇有地位。在诸多后妃之中,大长公主与沈贵妃最是要好,公子也与城阳王年纪相仿,自幼相熟。

“元初。”

城阳王看到公子,走了过来。待到跟前,他对旁边那人道,“我记得谢公子当年在雒阳时,曾与元初见过,不知今日可还记得?”

谢浚看着公子,露出微笑,“岂敢忘怀。”

说罢,与公子见礼,“多年不见,元初别来无恙?”

他比公子高半个头,声音温和。一双剑眉如画笔描绘,目光明亮。

公子亦莞尔,还礼,“不知谢兄在此,有失远迎。”

*****

高蟠这宴席办得不亏,我敢打赌一个月之后,还会有人说起今日的盛况。

鹤园中最受瞩目的,不是鹤舞,也不是城阳王,而是同坐一席的公子与谢浚。不断有人走过来见礼,周围里三层外三层,困得水泄不通。

谢浚多年不曾在雒阳的宴席中现身,人们对他的好奇更甚于公子。

京中的世家纨绔,所谓从军大多不过是挂个羊头,就当是换了个去处游玩,回来仍然白白胖胖。

可谢浚看上去并不一样。他皮肤略黑,一看便知收过日晒风吹,腰间佩着长剑,举手投足也比别人多出一分利落。

当然,作为一个能与公子相提并论的名士,他容貌俊雅姿态出众,自是不在话下,与公子坐在一起,竟不曾被比下去,实教人惊奇。

这般雅集,自是少不了清谈。坐下不久,就有人抛出了谈端。

除了书法,谢浚当年以谈易闻名,这自是为他准备的。

谢浚亦不负众望,谈笑之间,从容道来。与公子言少而达意不同,谢浚的论言规整而稳健。虽是谈易,却并无故弄玄虚,旁征博引,颇有豪迈之气。在场众人听得专心致志,一时鸦雀无声。

一番结束,无人可对,众人心悦诚服,赞叹不已。

就连公子也不例外。

这让我有些诧异。

往日他出席这种白日里的雅集,无论公宴私宴,他总是最早离开。而这今日,他逗留得比往常都要久。甚至城阳王邀他回王府赏春兰,他也回绝,自顾留下。

亭中,谢浚正与宾客闲谈。

说来,此人的确有些意思。

当今的士人,以缥缈深奥的玄谈为追求,视时政孔孟为俗物。若是谁敢在这般雅集上抒发治国理政之感破坏气氛,那必然是要被人嘲笑。

谢浚却似乎全然不在意,聊了许久,天南海北,多是时政之事。不过他见识广博又言谈风趣,众人听得很是津津有味。且谢浚究竟声名卓著,即便犯了规矩也无伤大雅,不会有人敢当面指责。

“……如此说来,秦王此番出兵,十分顺利了?”

有人问道。

谢浚道:“秦王先前镇守辽东数年,颇有谋略。此番若非他亲自出征,恐不可轻易得胜。”

“此乃天罚!”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九千岁[重生]  我有一座道观  我在警视厅当社畜的日子  重回末日前:带领地球成就至高文  爽文女主的红包群[娱乐圈]  天道叁之炎黄战纪  乘风登玉京  醉玉翻香  樱桃沙冰  笨蛋美人总是在翻车  再生欢  穿越七十年代嫁厂长儿子  弹幕都说我是剧本组  叶落无痕[刑侦]  花钿笄年  霜寒末日:我重掌秩序  大师说不要以貌取人  六零省城家庭娇宠独生女[年代]  驻我心间  救赎的正确姿势/冤种竟是我自己(快穿)  

热门小说推荐

...

...

...

...

...

...

每日热搜小说推荐